美元地位下滑!人民币悄悄逆袭,这些变化你感受到了吗?
现在全球每100笔国际支付里,美元已经不到50笔了。SWIFT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6月美元支付占比47.19%,比去年又降了1.27个百分点。而人民币虽然只占2.88%,排名第六,但实际影响力可能远超这个数字。
美元虽然还占着近半壁江山,但早已不是当年的“霸主”。美国动不动就加征关税,比如对加拿大、欧盟加征15%关税,结果引发了资本市场的“股债汇三杀”,连美元的避险属性都被削弱了。不过,石油美元体系还在,90%的大宗商品还是用美元结算,美元在全球储备中也占58%,家底还是很厚。
欧元看起来占23.87%,但俄乌冲突后能源危机不断,实际支付能力比巅峰时期的40%腰斩了。英镑和日元就更惨了,英国脱欧、日本国债危机,支付占比分别跌到7.69%和3.84%。
再看人民币,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、最大贸易国,支付占比却只有2.88%,这差距也太大了。不过,这里面有个“统计盲区”。40%的中俄油气交易、90%的中非贸易都是通过自己的CIPS系统结算的,根本没算到SWIFT的数据里。
CIPS系统就是的“中国版SWIFT”。2024年它处理了175万亿元的跨境支付,同比激增43%,覆盖了189个国家和4900家银行。用区块链技术,转账秒到账,手续费几乎为零,比传统的SWIFT快多了、便宜多了。2025年又新增了6家外资直参行,现在直参机构有176家,间参1514家,网络越来越大了。
数字人民币更是厉害,直接来了个“降维打击”。沙特的原油、巴西的大豆都开始用数字人民币结算,绕过了美元清算通道。香港还出台了《稳定币条例》,设立了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,让交易更合规、更方便。
货币互换协议也是“暗线”。和40个国家签了4.3万亿元的互换协议,埃及80%的民生场景都能用人民币支付。在东盟,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已经突破30%,中马、中印尼的交易都不用美元中介了。
美元霸权衰退是挡不住的。支付上有CIPS和数字货币,储备上美元占比5年降了4.6%,大宗商品交易也越来越多地用人民币。美国想制裁CIPS也没办法,一打压反而可能加速体系崩塌。
人民币国际化有“明暗双线”。明线是SWIFT排名,短期会有波动,比如中美贸易人民币结算才20%。暗线是CIPS和数字货币,实际支付占比估计能到8%,2025年有望突破5%。未来,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形成“美元欧元人民币”三足鼎立的局面。欧元因为欧盟的制度偏见,很难成为稳定器,而人民币凭借技术优势,很可能填补英镑、日元衰退留下的空间。
短期内,要扩大CIPS的直参网络,目标200家以上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本币结算占比超50%。中期,数字人民币要覆盖所有跨境场景,2027年目标是30%的大宗商品贸易用它结算。长期,要建立“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权”,把期货市场扩容到91个品种,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。
当埃及的超市能用手机扫码支付,沙特的原油用数字人民币结算时,SWIFT的2.88%早就不能说明问题了。货币的更迭,本质上是技术的进步和信任的转移。人民币的崛起,不是要取代谁,而是给世界一个更公平、更便利的选择。你觉得未来人民币会在国际支付中占据多大份额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