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应来了!美国遭关税反噬,贝森特放出口风,对等关税可能会减少
8月7日,是美国对等关税正式生效的时间。
尽管美国财政部表示,新的关税措施将每年给联邦财政带来上千亿美元的额外收入。但“报应”也随之而来,美国自身遭到关税反噬。而在这一背景下,贝森特也不得不放出口风,表示对等关税可能会减少,甚至是直接取消。
日前,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《日经新闻》的采访时表示,美国预计将会在10月底与所有国家完成贸易谈判,暗示中美贸易协议可能会在这一时间出炉。
贝森特表示,美国政府实施对等关税政策的主要目的,是为了平衡美国政府的账户赤字。去年美国政府有1.18万亿美元的赤字,这一数据远超其他国家,甚至比部分国家的GDP总量还要高。
如此庞大的赤字是危险的,极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。因此美国政府必须要采取措施,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。对等关税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。
但贝森特同时也强调,对等关税就像是一块在熔化的冰块,会不断降低甚至是取消。如果制造业成功回流美国,那么关税政策就会重新回到平衡状态。贝森特以隐喻的方式,暗示对等关税政策可能并不会持续太久。
导致这一结果的,其实就是对等关税的危害已经显现,并且可能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创,以至于贝森特不得不释放出“降税”甚至是“取消”的口风。
8月1日,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非农就业数据,显示美国非农就业岗位增加7.3万个,要远低于市场预期。同时大幅调整5月和6月份的非农就业数据,降幅高达90%。除此之外,美国个人消费和投资连续四个季度回落,这表示美国经济内生动力不足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7月的会议上也公开和特朗普唱反调,表示美国经济正在走软。
这一结果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有着很大的关联。一方面增加关税导致美国进口减少,就业乏力,另一方面关税成本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,导致通胀风险上升,消费下降。
而关税带来的一个核心问题可能是通胀问题。特朗普对钢铝、铜、汽车和零部件加征关税,导致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升高,企业利润下降。威胁对半导体征收100%关税,加剧美国高端制造业的生产成本。这些成本最终都被转嫁到消费端,引发消费市场持续性的通胀。
加上美联储长期通过高息来降低通胀,在可预见的未来,美国可能会处于高利率和高通胀并行的局面。
更重要的是,高关税对美国低收入人群影响最大,而“红脖子”大多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。这可能会影响到共和党和特朗普的支持率。
如果特朗普的高关税持续到明年,将会严重影响明年的中期选举。尽管现阶段特朗普实现了“三权合一”,但中期选举将会决定共和党是否能够继续控制国会,一旦失去对国会的控制权,特朗普恐怕也将成为“跛脚总统”。
在美国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中期选举是考验总统能否改善民生问题的晴雨表。凡是未能改善民生的总统,大概率会输掉中期选举。2022年民主党就是因为没能解决好通胀问题,丧失了对众议院的控制权,导致拜登政府后期的政策几乎难以推进。
特朗普的“对等关税”和对富人的减税政策,已经引发了大量民众的不满。民主党也抓住这次机会,不断抨击特朗普的政策以争取支持率。
所以,如果特朗普不能在明年年中之前扭转高关税带来的通胀问题,共和党大概率会输掉明年11月份的中期选举,特朗普后续的经济政策也将难以继续推进。
在这一背景下,特朗普在明年年中之前主动降税的可能性正在变得越来越大,这也解释了贝森特为什么要放出降税和取消关税的口风。
但这也有一个新的问题,降税虽然可以给特朗普政府带来短期收益,甚至是推动工业回流,但是一旦降税,美国必然再次工业外流,这是比较优势的经济规律决定的,并不会以特朗普的意志为转移。
因此,特朗普推动的再工业化构想,恐怕将成为空中楼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