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远基金管理层动荡:副总卢强闪电离任 折射个人系公募发展困境
2025 年 4 月刚被曝加盟博远基金拟任副总经理的卢强,近日已悄然离任,且其任命自始至终未正式公告。与此同时,该公司市场部部门副总郑珊也同步离职。
这一人事变动不仅引发业内对博远基金内部管理的关注,更再次将个人系公募基金在发展中面临的人才流失等问题推向台前。
一、卢强履历丰富却 "来去匆匆",博远基金管理规模未破百亿
公开资料显示,卢强职业生涯横跨多家金融机构,早年曾任华夏证券业务董事,后在长信基金、中欧基金、海通证券资管等机构担任要职,2011 年起陆续在东方证券资管、富舜资产、中庚基金、中融基金等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或总经理。
2023 年 6 月加盟华西基金拟任副总,2024 年 9 月离任,2025 年 4 月被传加盟博远基金拟任副总,短短数月后便宣告离职,且任职期间未等到正式任命公告。
博远基金作为个人系公募,由固收领域资深人士钟鸣远于 2018 年 12 月发起设立,钟鸣远个人持股 45.03% 并担任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。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,该公司管理规模为 89.96 亿元,尚未突破百亿。
二、个人系公募十年发展:规模分化明显,共性问题凸显
自 2015 年首家自然人控股基金公司成立以来,个人系公募已历经十年发展。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,全国已成立 23 家个人系公募,合计管理规模约 3365 亿元,其中 9 家公司规模超百亿元,但凯石基金、合煦智远等 5 家公司规模不足 5 亿元,规模分化显著。
规模较小的个人系公募普遍存在产品线单一、渠道资源匮乏的问题,而人才流失和股权结构稳定性不足则是困扰整个行业的共性难题。
三、转型探索:从 "生存" 到 "发展",平衡创新与稳健成关键
早期个人系公募多以固收业务为主,近年来部分机构开始通过细分领域深耕构建竞争壁垒,例如蜂巢基金借鉴国际经验,将投研团队拆分为价值、成长、量化三个独立小组,实现策略专业化分工。
尽管在行业规模中仍处边缘,但个人系公募凭借机制灵活性与策略差异化,正从 "生存阶段" 向 "发展阶段" 转型。未来,如何在合规框架下平衡创新与稳健,将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