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形机器人行业爆出大雷,业绩下滑最高达到1600%。奇怪的是,章盟主和摩根却在这个时候大手笔买入,直接冲进前十股东


人形机器人行业爆出大雷,业绩下滑最高达到1600%。

但奇怪的是,章盟主和美国摩根却在这个时候大手笔买入,直接冲进前十股东。

这六家公司的业绩一个比一个难看,却获得了顶级资本的青睐。

九鼎投资上半年净利润暴跌695%,却正在收购南京神源生。

这家公司是国内少数能研发六维力传感器的企业,产品已经送样给特斯拉Optimus项目。

摩根斯坦利二季度新进82万股,成为第九大股东。

瑞银也买了74万股,排在第十位。

宏昌科技净利润下降47%,参股了良质关节布局机器人领域。

J.P摩根新进52万股,直接进入前十大股东名单。

丰茂股份净利润缩水26.31%,主要生产密封系统产品。

他们的产品能用在人形机器人减速器上,已经和头部企业开始小批量验证。

摩根斯坦利新进25万股,位列第十大股东。

旭升集团净利润下降24.22%,重点研发人形机器人关节壳体和躯干结构件。

他们拿到了多家海内外客户的定点项目。

摩根斯坦利虽然减仓140万股,但仍然重仓576万股,排在第五位。

肇民科技净利润下降8.57%,与客户共同开发机器人精密零部件。

J.P摩根新进272万股,成为第八大股东。

宁波华翔净利润下降169%,但上海临港的机器人工厂已经开始供货。

子公司华翔启源承接了智元远征系列的模组和本体代工,并且开始交付。

章盟主新进615万股,一举成为第八大股东。

这六家公司虽然业绩下滑,但都在关键领域有所布局。

传感器、关节、减速器、结构件,这些都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环节。

资本市场看重的不是短期利润,而是长期的技术价值和市场地位。

行业内部出现了明显分化,有的企业高速增长,有的却大幅下滑。

技术瓶颈尚未完全突破,商业化路径还在探索之中。

但特斯拉、英伟达这些巨头并没有放慢脚步,仍在持续推动进展。

政策层面也在提供支持,人形机器人被定为颠覆性产品。

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立创新体系,2027年形成国际竞争力。

国产替代的机会同样值得关注,灵巧手、谐波减速器等环节正在突破。

绿的谐波已经在谐波减速器上实现了进口替代。

高盛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可能达不到早期预期。

技术上的挑战确实存在,比如手部抓握精度和跌倒恢复能力。

但AI大模型正在带来改变,特斯拉Optimus已经能接网球和自主导航。

华为的具身智能大模型也在提升机器人的感知和执行能力。

行业正处于从技术突破向规模化应用过渡的关键阶段。

供应链成熟将推动成本下降,国内企业在电机和传感器上有优势。

与特斯拉、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的合作正在推动技术共享。

不过现金流压力依然明显,一些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较大。

但这并没有阻挡资本布局的决心。

大佬们不是在赌短期反弹,而是在押注整个产业的未来。

他们看中的不是报表利润,而是技术积累和赛道位置。

人形机器人可能成为继手机、电动车之后的下一个颠覆性产品。

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。
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