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幸同一席话道破北京大满贯为何选莎头而非栋曼
说起来,这阵子只要乒乓球圈有点风吹草动,网友总能把孙颖莎和王楚钦拎出来,活脱脱成了个流量密码。你前阵子,陈幸同采访那句“莎莎影响力大,来看球的人比以前多太多了”,现在又被翻腾出来嘬上一嘴。咋回事?还不是因为最近国乒9月19日亮明了北京大满贯阵容,混双名单里光明晃晃就一个组——王楚钦/孙颖莎。呼啦一下,林诗栋/蒯曼被甩外头,搞得球迷心里七上八下,猜测齐飞。
你要问名单咋定的?33人呢,男女都有,偏偏混双只留了莎头组,林诗栋这一趟没去凑混双的热闹。他得一心扑在单打和男双上。想想也闹心,蒯曼更干脆,回头就跟江苏小老弟陈垣宇组队混双。有人琢磨说是不是为全运会提前磨合?听着像那么回事儿,可圈内行都知道,这想法不成立,国际大赛那是咱国家队争荣誉的场合,哪轮得到省队练兵。
实际猫腻,得琢磨积分。林诗栋去年北京大满贯咬住的那波男单高分(近五千多分),眼看到期。如果今年不进决赛,世界排名怕是要哗啦掉出前四。没了种子身份,咱们自家兄弟首轮就得厮杀,兴许林诗栋一上来就碰王楚钦。更别提男双这摊了八站比赛下来,只在阿拉木图摘过一次冠军,平时都折戟。教练组拼搭王楚钦和林诗栋,可不就是想趁家门口抢这口气回来。
别光盯着积分,其实看热闹的人气更是门大生意。你瞅莎头那组合,粉丝得有1500万,随便一场票比抢张学友都狠。林诗栋/蒯曼?粉丝也不少,但跟前者比,数字可就谦虚多了。某天卖票,莎头场次十分钟就售罄,其他场次慢三倍。这年头吧,流量就等于关注度,有了人气,乒乓球热度自然水涨船高。
名单一出,林诗栋不藏着掖着,照例训练间隙直说这回咬牙先保单打和男双积分,“男双也得豁出去争一把”。蒯曼态度也泼辣“跟陈垣宇是江苏队的老搭档,联赛磨过,一起配合起来准能快热身。”教练更纲要了,意思明明白白“一切从整体走棋。积分守得住,冠军争得来,人气也要拉满。”
姑娘小伙儿们在球场发汗,球迷在场外操碎心。有的举大拇指,说这策略稳,轨迹清楚,积分和冠军都顾得周全;有的闷闷不乐,想念林诗栋/蒯曼“动漫组合”,明明对莎头也赢过场,咋就没混双露脸的戏码。还有人翻老视频,感叹化学反应这玩意儿,偏没机会展示。
其实吧,这路数跟去年成都世乒赛的路数一个板儿斧。当初教练组打散“莎昱”女双,让王曼昱拉着陈梦打,目的也是为了给王曼昱守单打积分。现在混双同理,保积分,是硬伤;争冠军,也不能丢。你瞅林诗栋,一旦没守住那去年四强的5000分,排名会噌噌滑到第五,男单种子位泡了汤,签表乱套,说不准和王楚钦首轮就得拼命。
说到男双,王楚钦、林诗栋这对老搭子在杭州亚运会早拿下过劲敌张禹珍/林钟勋,这回再度合体,就是看中了配合的默契,还想着复制当年的风头。
再回头看球市,莎头俩人社交平台追随者堆成小山,比赛场场爆满,门票都快比高考报名还紧张。这一波计算,教练组可没半分糊涂帐。
这名单一调整,各路热议自然扎堆冒出来。争什么?其实本质上教练组无非权衡利弊一边要顾积分让队员位置稳当,别让“内耗”提前上演,一边要尽力抢回男双失意的荣誉,还要里外都讨好,球市门票、人气都不能落下。
咱们国乒这摊子,每一步都得全局观,谁也不是单打独斗的主。莎头、林诗栋也罢,蒯曼、陈垣宇也好,论业务水平,都是硬核主儿。球迷要的,是不拉胯的表现,至于“动漫组合”今年能否再度联手?谁知道呢,江湖路远,先看沙场见真章。您说,这混双名单,最后是乘风破浪,还是暗流涌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