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役14年还未提干,提交退伍申请后,当晚领导让我来办公室


声明: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,部分细节经过文学处理,人物姓名均为化名。

"李军,你疯了吗?十四年了,就这样走?"首长的声音在办公室里炸响。

"首长,我已经决定了。"李军攥紧拳头,声音有些颤抖。

"决定?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?"首长猛地站起,椅子撞击桌案发出刺耳声响。

李军低着头,不敢直视首长愤怒的眼神。他万万没想到,一份退伍申请会引发如此激烈的反应。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...

01

2010年9月,李军背着绿色行囊踏进了西北边防团的大门。那时的他刚满十八岁,眼中满含着对军营生活的憧憬。

"小伙子,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。"班长拍着他的肩膀说道。

李军点点头,望向远方连绵起伏的群山。阳光透过薄云洒在山峰上,给这片土地镀上了一层金辉。他不知道,这一待就是十四年。

入伍第一个月,李军就被分配到了边防一线哨所。那里海拔四千多米,氧气稀薄,常年大风呼啸。夜里的温度能降到零下三十多度,早晨起床时被子都能冻成硬板。

"这里不比内地,能坚持下来的都是好样的。"哨所的老兵这样对他说。

李军咬着牙挺过了高原反应期。头痛、失眠、食欲不振,这些都没能击垮他。每天清晨,他总是第一个起床整理内务,然后主动承担各种脏活累活。

三个月后的一次巡逻中,李军表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沉稳。那天暴风雪突然袭来,能见度不足十米,巡逻队迷失了方向。

"班长,我记得来时的路。"李军主动请缨。

他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和方向感,成功带领巡逻队安全返回。这件事让连长对这个新兵刮目相看。

"好小子,有前途。"连长当晚就这样夸奖他。

李军心中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在部队有所作为,不辜负家人的期望。

入伍第二年,李军就被评为优秀士兵。第三年,他成了班长。同批入伍的战友们都说他肯定能提干,前途不可限量。

"李军啊,你小子行,以后当了干部别忘了兄弟们。"战友们开玩笑说道。

李军总是憨厚地笑笑:"大家一起努力。"

2013年,李军第一次提交了提干申请。那时他已经是优秀班长,各项考核成绩都名列前茅,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士兵。

"小李,你的条件很不错,好好准备。"指导员拍拍他的肩膀。

李军兴奋地给家里打电话报喜。母亲在电话那头哭了,父亲也难得地夸奖了他几句。

"儿子,你终于要出息了。"母亲哽咽着说。

李军握着电话,眼中含泪。为了这一天,他已经准备了三年。

申请递交上去后,李军每天都在等消息。他开始认真学习理论知识,准备各种考试。晚上熄灯后,他经常偷偷打着手电看书。

一个月后,结果下来了。

"李军,这次名额有限,你再等等。"连长找他谈话时显得有些尴尬。

李军愣住了,心中的热情仿佛被一盆冷水浇灭。

"为什么?"他忍不住问道。

"上面说你年龄还小,再锻炼锻炼。"连长给出了这样的解释。

李军点点头,表面上装作不在意,内心却五味杂陈。同批入伍的小张因为父亲是团里的老干部,顺利通过了提干考试。

那天晚上,李军一个人坐在哨所外面,望着满天星斗发呆。高原的夜空特别清澈,星星仿佛伸手就能摘到。可他的心情却比夜色还要沉重。

02

2014年,李军再次申请提干。这一次,他的各项条件更加优秀了。不仅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士兵,还在一次边境突发事件中表现英勇,获得了三等功。

"这次应该没问题了。"战友们都这样安慰他。

李军也重新燃起了希望。他更加努力地工作,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岗,最后一个离开。

申请递交后的等待依然煎熬。李军每天关注着团部的动向,生怕错过任何消息。

两个月后,消息传来:又落榜了。

"小李,你的学历稍微欠缺一点。"这次的理由是学历不够。

李军不解:"我是高中毕业,符合提干要求啊。"

"现在要求提高了,最好是大专以上学历。"干事这样解释。

李军心中涌起一阵苦涩。他出身农村,家境贫寒,高中毕业已经是家里的骄傲了。现在却因为学历被拒绝。

当天晚上,李军给妻子小梅打电话。小梅是他高中同学,两人在他入伍前就确立了关系。

"没关系的,我们慢慢来。"小梅在电话里安慰他。

"我想报个函授大专。"李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
"好,我支持你。"小梅毫不犹豫地同意了。

李军开始了艰难的学习之路。白天训练执勤,晚上挑灯夜战。函授教材堆满了他的床头柜,密密麻麻的笔记记录着他的努力。

2016年,李军拿到了大专文凭。同年,他第三次申请提干。

这一次,他满怀信心。学历有了,工作表现依然优秀,各项条件都符合要求。

"小李,我看好你。"新来的政委拍着他的肩膀说。

李军激动得一夜没睡。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穿上军官服的样子。

三个月后,结果再次让他失望。

"今年的指标特别紧张,你再等一年。"这次的理由是指标不够。

李军站在政委面前,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。他想问为什么,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

那天回到宿舍,李军一个人坐在床上发呆。床头的大专文凭静静地躺在那里,仿佛在嘲笑他的天真。

"兄弟,别想太多。"室友小王劝慰道。

李军点点头,心中却越来越迷茫。

2017年、2018年、2019年...年复一年,李军的提干申请都石沉大海。理由总是各种各样:名额限制、年龄偏大、岗位特殊需要...

看着一批批新兵入伍,又一批批战友提干离开,李军的心逐渐冷了下来。他从当初的热血青年变成了沉默寡言的老兵。

03

2020年,李军与小梅结婚了。婚礼很简单,就在团部的礼堂里举行。战友们都来祝贺,连长也到场致辞。

"小李是我们连的骨干,祝他新婚快乐。"连长举着酒杯说道。

李军笑着回应,心中却有些苦涩。十年了,他还是个上士,还是那个没有提干的李军。

婚后的生活给李军带来了新的压力。小梅跟着他来到边防,成了一名军嫂。恶劣的生活条件让这个城市姑娘吃了不少苦。

"没关系,我陪着你。"小梅总是这样说。

李军心中充满愧疚。他知道小梅跟着自己受苦了,可他又不能放弃心中的梦想。

2021年,他们的儿子出生了。看着襁褓中的孩子,李军心中涌起了强烈的责任感。

"儿子,爸爸一定要给你一个好的未来。"他抱着孩子轻声说道。

第二年,李军再次申请提干。这已经是他的第九次申请了。

"小李,你的条件我们都知道,可是..."干事欲言又止。

"可是什么?"李军忍不住追问。

"算了,你再等等吧。"干事摆摆手,不愿多说。

李军走出办公室,心中五味杂陈。十二年了,从当初的满怀希望到现在的麻木等待,他变了太多。

那天晚上,小梅抱着儿子等他回家。看到他沮丧的样子,小梅什么都明白了。

"要不我们回老家吧。"小梅轻声说道。

李军沉默了。他知道小梅已经忍受够了。边防的生活太苦了,孩子需要更好的教育环境,父母也需要照顾。

"再等等。"李军最终还是说出了这句话。

小梅叹了口气,没有再说什么。

04

2023年秋天,李军的父亲突然病倒了。医生说是心脏病,需要长期治疗。母亲一个人照顾父亲,显得力不从心。

"儿子,你什么时候能回来?"母亲在电话里哭着说。

李军握着电话,心如刀割。他想回去,可又放不下十三年的坚持。

那段时间,李军变得特别沉默。战友们都看得出他内心的纠结,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。

2024年春天,小梅再次提出要回老家。

"孩子该上幼儿园了,这里的条件太差。"小梅的声音中带着哭腔。

李军看着三岁的儿子,心中充满了愧疚。孩子应该有更好的教育环境,妻子也不应该跟着他在这荒凉的地方受苦。

"我知道。"李军点点头。

"那我们什么时候走?"小梅期待地问。

"让我再想想。"李军还是不能做出决定。

小梅失望地摇摇头。她知道李军放不下这里,可她也有自己的坚持。

五月份,连队来了新的战士。看着那些年轻的面孔,李军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。

"班长,听说您在这里十四年了?"新兵小陈好奇地问。

"是啊,十四年了。"李军笑着回答。

"那您肯定要提干了吧?"小陈天真地问道。

李军愣住了,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周围的老兵都沉默了,气氛变得有些尴尬。

"好好训练,以后你们都有机会。"李军最终这样说道。

当天晚上,李军一个人走到哨所外面。夜风吹过,带着高原特有的寒意。远山如墨,星空如洗,这片土地依然美丽,可他的心却越来越累。

六月份,李军接到家里的紧急电话。父亲病情恶化,需要手术。手术费需要二十万,家里根本拿不出来。

"儿子,你看能不能..."母亲在电话里欲言又止。

李军明白母亲的意思。他这些年攒下的钱虽然不多,但加上小梅的积蓄,勉强够父亲的手术费。

"妈,您别担心,钱我来想办法。"李军承诺道。

挂了电话,李军坐在床边发呆。十四年的青春换来了什么?一身伤病,微薄的积蓄,还有一个看不到希望的未来。

七月的一个雨夜,小梅终于爆发了。

"李军,你到底要坚持到什么时候?"小梅的眼中含着泪水。

"我..."李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

"十四年了,你还没看清楚吗?他们根本不打算让你提干!"小梅的话像刀子一样扎进李军的心里。

"不会的,我相信组织..."李军试图反驳。

"组织?什么组织?如果组织真的重视你,你会等十四年吗?"小梅的话字字诛心。

李军沉默了。他知道小梅说的是对的,可他还是不愿意承认。

"我要带儿子回老家,你愿意跟我走就走,不愿意就这样吧。"小梅最后通牒般地说道。

那天晚上,李军彻夜未眠。他想起了十四年前第一次踏进这个营门时的激动,想起了无数次申请提干时的期待,也想起了一次次失望后的坚持。

这一切到底值得吗?

05

八月中旬,李军做出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决定。

那天上午,他来到政工办公室,手中拿着一份退伍申请书。

"干事,我想申请退伍。"李军的声音有些颤抖。

干事抬起头,惊讶地看着他:"小李,你想清楚了?"

"想清楚了。"李军点点头。

干事接过申请书,仔细看了看。上面的字迹工整,语言简洁,但能感受到其中的无奈和痛苦。

"你考虑过后果吗?十四年的军龄,说走就走?"干事试图劝说。

"我家里有困难,父亲病重,需要我回去照顾。"李军给出了表面的理由。

干事叹了口气:"我理解你的难处,但是你这样的骨干走了,对连队是很大的损失。"

"对不起。"李军低下头。

"这样吧,我先收着,你再考虑几天。如果确定要走,我再往上报。"干事这样说道。

李军点点头,转身离开了办公室。

走出政工办公室,李军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。十四年的坚持终于要结束了,虽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,但至少可以回家了。

下午,消息传开了。战友们都震惊了,没有人想到李军会做出这样的决定。

"老李,你真的要走?"班长小王不敢置信地问。

"是的,我要回家了。"李军平静地说道。

"可是你在这里这么多年..."小王欲言又止。

"正是因为这么多年,我才要离开。"李军苦笑着说。

当天晚上,战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小型的送别会。大家都很沉默,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
"老李,到了地方别忘了我们。"有人举杯说道。

"不会忘的。"李军端起酒杯,一饮而尽。

酒入愁肠,更添离别意。十四年的军旅生涯即将结束,李军心中五味杂陈。

第二天早上,李军正在收拾东西,突然接到通知:晚上八点到团部办公室。

"首长找我?"李军有些意外。

"是的,政委亲自交代的。"传达员说道。

李军心中忐忑不安。难道是要批评他的决定?还是要挽留他?

晚饭时,李军食不知味。他不知道这次谈话会是什么结果,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。

七点五十分,李军准时来到团部办公室门前。深吸一口气,他轻敲了敲门。

"进来。"里面传来沉重的声音。

李军推开门,看到政委坐在办公桌后,表情严肃。桌上摆着他的退伍申请书,还有一个厚厚的档案袋。

"坐下。"政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。

李军小心翼翼地坐下,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谈话。

办公室里静得能听到心跳声。政委看着李军,眼中似乎有复杂的情绪在流转。

"李军,你疯了吗?十四年了,就这样走?"政委的声音突然爆发出来。

首长在房间里来回踱步,李军感到压抑得喘不过气。"首长,如果您不同意,我可以..."

"闭嘴!"首长猛地转身,眼中似有怒火燃烧。李军心一沉,看来退伍申请要被驳回了。正当他准备接受批评时,首长却走向保险柜,输入密码,取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。

李军愣住了,这不是普通的文件袋。首长的手在微微颤抖,这是他从未见过的表情。

"李军,你以为自己只是个普通的上士?"首长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。纸袋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。

李军的心跳骤然加快,一种前所未有的预感涌上心头。十四年来的所有疑问仿佛都指向这个神秘的纸袋。首长深深看了他一眼:"打开它,但是看完之后,你可能再也无法选择离开了。"

李军的手伸向纸袋,却又停在半空中,全身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...

06

李军的手指触碰到牛皮纸袋的瞬间,整个人如遭电击。袋子里的文件厚度超出了他的想象,沉甸甸的重量仿佛承载着十四年的秘密。

"首长,这是..."李军的声音颤抖着。

"打开它。"首长的命令不容置疑。

李军缓缓解开纸袋的封条。第一份文件映入眼帘的瞬间,他的世界彻底崩塌了。

那是一份标注着"绝密"字样的任务委托书,署名单位是总参谋部情报局。更让他无法置信的是,文件的主要内容竟然是关于他本人的长期潜伏任务指令。

"现在你明白了吗?"首长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回荡。

李军的双手剧烈颤抖,文件从手中滑落。他万万没想到,十四年的边防生涯竟然隐藏着如此惊人的真相。

"为什么不早告诉我?"李军的声音哽咽了。

"因为这是你的使命。"首长走到窗前,背对着他说道:"你以为自己只是在戍边,实际上你在执行的是国家级机密任务。"

李军颤抖着重新拿起文件,逐字逐句地阅读着。随着阅读的深入,一个令他震惊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。

原来,早在他入伍之前,有关部门就已经注意到了他。高中时期的优异成绩、过人的记忆力、出色的方向感,还有最重要的——他清白的家庭背景和朴实的性格,这些都让他成为了理想的人选。

"2010年,当你踏进这个营门的那一刻起,你就不再是普通的新兵。"首长转过身来,眼中含着复杂的情绪。"你被选中执行一项长期的潜伏观察任务。"

李军感到头晕目眩:"什么任务?"

"监控边境地区的异常活动,收集相关情报,同时作为我们在基层的观察哨。"首长的话让李军如遭雷击。"这些年来,你以为自己只是在普通地执勤巡逻,实际上你收集到的每一份情报都至关重要。"

文件中详细记录了李军这些年来无意中发现的各种异常情况:某些可疑人员的活动轨迹、边境地区的环境变化、当地居民的异常行为...这些在他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,竟然都被上级详细记录并分析。

"那我的提干申请..."李军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。

"每一次都是我们故意驳回的。"首长的话如同重锤砸在李军心上。"因为一旦你提干离开基层,就无法继续执行这个任务。你必须保持普通士兵的身份,这样才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。"

李军瘫坐在椅子上,脑海中闪过十四年来的点点滴滴。那些让他困惑的细节现在都有了答案:为什么每次巡逻路线都有微妙的变化?为什么某些看似普通的地点需要格外仔细地观察?为什么他的报告总是要求写得特别详细?

"我的家人...我的妻子..."李军想起了小梅这些年来的痛苦和牺牲。

"我们很抱歉让你的家人承受了这么多。"首长的声音中带着愧疚。"但是这个任务的重要性你无法想象。这些年来,通过你提供的情报,我们成功阻止了多起边境渗透活动,保护了国家安全。"

李军的眼中涌出泪水。十四年的委屈、不甘、困惑,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。他不是被遗忘的老兵,不是没有能力的失败者,而是默默承担着重要使命的无名英雄。

"可是现在我要离开了..."李军抬起头看着首长。

"这正是我今晚找你来的原因。"首长重新坐下,从档案袋中又取出一份文件。"你的这个任务即将结束,上级有新的安排。"

新的文件让李军再次震惊。这是一份调令,调他到总参某部门工作,军衔直接提升为少校。

"十四年了,你的牺牲和贡献组织都看在眼里。"首长认真地说道:"现在,你可以选择接受这个安排,到新的岗位继续为国家服务;也可以选择退伍,带着这些秘密回到普通的生活中。"

李军看着手中的调令,心情复杂得难以形容。十四年来梦寐以求的提升机会就这样摆在面前,可现在他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。

"如果我选择调动,我的家人怎么办?"李军问道。

"新的工作地点在北京,你的妻子和孩子可以随军,我们会安排最好的生活条件。"首长解释道:"孩子可以上最好的学校,你父亲的医疗费用也将由组织承担。"

这个条件让李军心动,但同时也让他更加纠结。

"我需要时间考虑吗?"

"当然,但不能太长。这个调令最迟下周就要确定。"首长站起身来:"李军,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突然,但我希望你能理解,这十四年的安排都是为了国家的需要。"

李军点点头,脑海中还在消化着刚才听到的一切。

"还有一件事。"首长走到李军面前:"无论你做什么选择,这些秘密都必须永远保守。这不仅关系到你个人的安全,更关系到其他还在执行类似任务的同志们的安全。"

"我明白。"李军郑重地点头。

"那么,你现在的想法是什么?"首长问道。

李军沉默了很久。十四年来的坚持原来不是徒劳的,十四年来的牺牲原来是有意义的。可是这个真相来得太晚了,他的家人已经承受了太多痛苦。

"首长,我想问一个问题。"李军抬起头:"这些年来,有多少人在执行类似的任务?"

"这个我不能告诉你具体数字,但我可以说,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共和国的无名英雄。"首长的话让李军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荣誉感。

就在这时,李军的手机响了。是小梅打来的。

"接吧。"首长示意他可以接电话。

"老公,儿子想你了,你什么时候回来?"小梅在电话那头问道。

李军看着手中的调令,心中涌起无尽的复杂情绪:"很快就回去了。"

"真的要退伍了吗?"小梅的声音中带着不敢置信的惊喜。

"我们明天详细谈。"李军不知道该怎么解释。

挂了电话,李军对首长说:"我可以把这件事告诉我妻子吗?"

"调动的事可以说,但任务的细节不能透露。"首长提醒道:"你只需要告诉她,上级重新评估了你的价值,决定给你一个新的机会。"

李军理解地点点头。

"那么,你的决定是什么?"首长再次问道。

李军深深吸了一口气。十四年的军旅生涯即将迎来转折点,无论选择什么道路,都将改变他和家人的命运。

"首长,我想知道,如果我选择调动,新的工作是什么性质的?"

"你将在总参某部门担任情报分析工作,利用你这些年来积累的边防经验,为更高层次的决策提供支持。"首长详细解释道:"工作相对稳定,不需要长期出差,可以更好地照顾家庭。"

这个安排让李军心动。既能继续为国家服务,又能照顾家人,这似乎是最好的选择。

"我还有一个问题。"李军说道:"如果我选择退伍,会有什么后果?"

"没有任何后果。你这十四年的贡献足以让你光荣退伍。我们会给你一笔丰厚的退伍费,足够你回家创业或者安享晚年。"首长的话打消了李军的顾虑。

李军再次陷入沉思。一边是继续为国家服务的机会,一边是回归平静生活的诱惑。两个选择都有各自的优势,但也都意味着不同的人生轨迹。

想起刚才电话中儿子稚嫩的声音,想起小梅这些年来的默默承受,想起病重的父亲,李军的心中有了答案。

"首长,我想先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。"李军说道:"这个决定不仅关系到我一个人,更关系到我的家人。"

"当然可以。"首长理解地点头:"但我希望你明白,无论你做什么选择,组织都会尊重你的决定。"

李军站起身来,郑重地向首长敬了一个军礼:"谢谢您告诉我这些,也谢谢组织这些年来的信任。"

"这是你应得的。"首长回礼道:"记住,你是一个英雄,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为自己感到骄傲。"

李军点点头,转身走向门口。

"李军。"首长在身后叫住了他。

"首长。"李军回过头。

"无论你做什么选择,都要记住:没有你们这样的无名英雄,就没有祖国的安宁。"首长的话让李军热泪盈眶。

走出办公室,李军仰望星空。高原的夜空依然那么清澈,满天繁星仿佛在诉说着什么。十四年来第一次,他感到内心如此宁静。

不是因为得到了想要的答案,而是因为知道了自己这些年的坚持是有意义的。无论最终选择什么道路,他都可以骄傲地说:我没有虚度这十四年的青春。

回到宿舍,李军拿出手机,给小梅发了一条短信:"明天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,关于我们的未来。"

很快,小梅回复了:"好的,我等你。"

李军微笑着收起手机。明天,他将面临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。但无论选择什么,他都已经准备好了。

因为他知道,无论走向何方,他都是一个真正的军人,一个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军人。

窗外,哨所的探照灯依然在边境线上扫射着,守护着祖国的安宁。就像无数个李军一样,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,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无悔的人生。

这就是军人的使命,也是李军十四年来一直在履行的使命。

无论明天做出什么选择,这份使命永远不会改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