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骗局被撕开:技术平权下,年轻人把“一颗永流传”的钻戒了?
“钻石恒久远,一颗永流传。”这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钻石广告,也被美国《广告时代》誉为20世纪最成功的广告之一。它实现了钻石与永恒爱情的深度捆绑,也让这种璀璨的地质元素成为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奢侈品。
然而,光鲜的背后,却是西方寡头维持百年的溢价游戏。自19世纪末掌控南非矿脉以来,戴比尔斯几乎垄断了全球90%的钻石资源,凭借严格限制产量,营造“稀缺性”概念,市场上宝石级别的天然钻石售价居高不下,大势收割全球消费者的钱包。
而如今,这一局势随着培育钻石技术的突破被陡然扭转。2018年,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(FTC)历史性地删去钻石官方定义中的“天然”这一限定词,承认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具有同等地位。
对于这项意义重大的变动,行业专家阐释道:“从科学角度看,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的区别仅在于形成环境的不同,就像河流里的冰和冰箱里的冰,它们的物理、化学、光学特性以及碳晶体结构其实是完全一致的。”
有趣的是,随着公众认知和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,中国、美国、印度等国纷纷加码布局培育钻石领域。其中,中国培育钻石产业不仅通过自主研发,将钻石原胚的生产成本压缩近90%,更孕育出了“纪派J.Paragon”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品牌。
据悉,自2020年上线跨境电商平台京东以来,纪派珠宝在高端个性化定制领域的表现尤为亮眼。凭借“现代科技+东方笔触”的独特设计理念,其已向数十万海外用户传递了中国品牌和创造力和美学标准;而“1∶1孤品复刻”以及“DNA纪念钻定制”等特色服务,为海内外用户群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个性化体验。
“品牌刚上线时,大克拉钻石就卖得非常好,各类DNA钻饰的定制需求也一直没断过,其中近三成的高净值客户还会预约全套的钻饰克拉升级服务。”据品牌京东负责人介绍,随着国风审美慢慢热起来,不少消费者开始偏爱融入生肖、汉唐文化等元素的钻饰。
京东用户画像进一步显示,其买家多集中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杭州等一二线城市,他们普遍具备较强经济实力,对每克拉不足万元的高品质钻石表现出浓厚兴趣。
“培育钻石确实性价比更高,省下的预算既没有牺牲品质,也让我和爱人的蜜月预算更宽裕了。”不久前,27岁的上海用户王先生找到了纪派专属顾问,定制了一枚5克拉的钻戒。
“这枚VVS净度的D色‘鸽子蛋’,配上18K白金戒托,总价也没超过10万”,王先生笑着说,当初他与未婚妻是见到朋友定制的实物后,才决定选择纪派。“到手后也没让我们失望,品质和切割工艺完全不输大牌专柜的天然钻戒,也有IGI的鉴定证书,而且还送了终身免费清洗和加固的售后服务,给我们省了不少心。”
在珠宝收藏领域,钻石的天然属性和稀缺特质仍是其价值核心;但对日常佩戴需求而言,培育钻石正以稳定的品质和更亲民的价格,赢得国际市场青睐。2024年美国市场数据显示,培育钻石已占据14%的市场份额,在订婚戒指品类中渗透率更高达45%,越来越多的新人对培育钻石的接受度从“尝试”变为了“首选”。
对于中国培育钻石的崛起,不安的戴比尔斯等传统钻石巨头也在竭力维护其市场地位,并试图通过广告宣传、鉴定服务等手段,给培育钻石贴上“假货”“不值钱”的标签。然而,天然钻石式微与培育钻石的兴起,显然不止形成方式与科学技术的较量,更折射出当代消费者对实用价值和情感意义的重视。
2021年,戴比尔斯进行了一次针对5000名美国消费者的市场调研,结果显示,55%的美国女性愿意购买培育钻石饰品作为给自己的礼物。在培育钻石开辟出的“轻奢自悦型消费”新赛道上,经济独立的消费者尤其是新一代年轻人,不再只是把钻石当作“标榜”和“炫耀”的身份象征,而是将其视作“愉悦自我”和表达生活美学的一个时尚载体。
当“纪派”等国产钻石将价值的定义权交还给消费者,当更多人能通过这种美丽饰品镌刻独属自己的高光时刻,钻石的浪漫定义正被时代重新注解——
“真正的奢侈并非标签上令人却步的数字,而是在那份“我值得”的笃定里,随时能为自己的快乐按下确认键的勇气与自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