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夫罗夫惊曝叛卖盟友!俄乌战局骤然逆转,朝鲜恐被彻底抛弃?


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最近在青年论坛上抛出一番话,他说俄罗斯“历史上首次独自对抗整个西方”。这话听着提气,也挺悲壮,可很多人可能都会纳闷:真就这么“孤勇”吗?

拉夫罗夫特意强调,这和两次世界大战不一样,这次俄国在战场上一个盟友都没有,全靠自己硬扛。但他这话,巧妙地避开了那些正实实在在提供援助的国家,比如朝鲜和伊朗。

这种刻意的“忽略”,其实挺有意思。特别是朝鲜,它可不是什么小角色,对俄罗斯的帮助,远超想象。

炮火生命线,谁在送弹药?

就拿数据来说,今年至今,朝鲜那一百多万发炮弹,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到俄罗斯前线。这批弹药,可是实打实解决了俄军“炮弹短缺”的大难题。

要知道,在顿涅茨克那片区域,俄军日均炮弹消耗量是乌军的七倍,俄方大概210发,乌方只有30发。没有朝鲜的补充,这仗还真不好打。

不光送炮弹,朝鲜的工程兵和导弹技术人员,据说也出现在了俄占区。他们可不是去打酱油的,而是帮忙维护装备,修筑防御工事,这直接就是深度参与了。

在政治外交上,朝鲜也表现得毫不含糊。它是最早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“独立”的国家之一,还在联合国投票中,次次都站在俄罗斯这边。

更别提两国之间,已经签了一份事实上的军事互助协议,也就是“战略伙伴协议”。这已经不是普通友谊了,是真金白银的盟友关系。

所以,面对朝鲜如此关键且深入的支持,拉夫罗夫那句“没有盟友”,听起来就格外刺耳。这葫芦里,到底卖的什么药?

口是心非,为了谁?

拉夫罗夫这番话,绝非一时失言,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“战略表演”。它背后,藏着好几层深意。

首先,也是最直接的原因,是为盟友“止损”。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已经放话了,如果谁和俄罗斯等国保持紧密联系,就可能面临“100%关税”甚至次级制裁。

俄罗斯公开切割,摆出一副“独自扛”的姿态,其实是在给朝鲜这根关键补给线打掩护。这是在保护这位“幽灵盟友”,确保这条远东铁路补给线能继续畅通无阻,不受美国制裁的干扰。

其次,这是在为接下来的谈判做铺垫。俄乌计划七月底在土耳其举行第三轮谈判,俄方最核心的条件,就是乌克兰得承认“领土现状”。

拉夫罗夫的“没有盟友”,是想向西方传递一个信息:俄罗斯可以单独谈,不用顾及其他国家,以此来简化谈判议程,为自身争取更大的外交空间。

再往深了看,这还预留了后手。俄罗斯官方从未正式承认朝鲜的“军事援助”,只说是“正常合作”。这种模糊的说法,避免了违反国际制裁的指控,也为战后与西方修复关系留了一条退路。

对内呢,这种“孤军对抗西方”的悲情叙事,特别能凝聚民心。它能激发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,让大家觉得俄罗斯是受害者,从而更支持这场冲突。

战场上赢得,谈判桌上才有

话说回来,拉夫罗夫之所以敢这么“口是心非”,根本底气,还在于战场上的优势。

最近,俄军在顿涅茨克红军城这个战略枢纽,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。他们成功突破了乌军防线,直接切断了乌军的补给线。

俄军的攻势非常猛烈,一周内能发动10次集群打击或40次冲锋。乌军损失惨重,每天伤亡超过千人。

正是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权,俄罗斯才有自信在外交上玩这种“以退为进”的把戏。他们一边准备和乌克兰谈判,一边在外交辞令上玩策略。

战场上的优势,让俄罗斯在接受斡旋的同时,也能摆出强硬的“孤立”姿态。这确保了在未来的谈判中,俄罗斯能够占据绝对优势,更顺利地推进其“承认领土现状”的核心目标。

拉夫罗夫对朝鲜援助的“抹杀”,并非背信弃义,而是一次冷酷而精准的战略部署。朝鲜这位“幽灵盟友”之所以必须留在暗处,恰恰是因为其作用太过重要,以至于不能暴露在制裁的炮火之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