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怪普京会见时,特朗普主动让步,将泽连斯基安排得井井有条


俄乌局势出现了新的变化,在特朗普不断施压的推动下,普京终于同意见面。至于这次会谈到底是美俄的“秘密会晤”,还是美俄乌的三方会谈,双方早已安排得妥妥贴贴,不言而喻。

眼看“最后通牒”即将到期,外界都在关注特朗普会怎么收场,没想到普京真的让步了。据央视新闻说,普京先表达了意愿,提到俄美双方都希望能安排一次两国元首的会谈,地点可能会选在阿联酋。接着,美国方面也回应了,特朗普表示,普京不用同意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,就能直接和他见面。

美俄很快达成一致,乌克兰和欧洲的地位似乎变得越发边缘化。

美俄能迅速达成一致,确实有点出乎意料。因为就在这时,美国的“二级制裁”威胁还没有取消,欧洲国家还在把购自美国的武器运送到乌克兰,俄罗斯的地面部队也在稳步推进,而乌克兰军队也没有停止抵抗。在这样激烈的局面下,各方都在拼尽全力,彰显自己的威慑力,要想在这个基础上谈出什么实质性成果,难度实在很大。

从特朗普和普京的表态来看,这次会晤更像是在讨论美俄关系,而不是单纯的“俄乌问题”。至于乌克兰和欧洲的想法?不好意思,目前还没有你们的发言权。

这样一来,泽连斯基是不是参加这次美俄会谈,好像也没有那么关键,特朗普也愿意为人情而行,让普京自己决定,要不要见泽连斯基一面。

意思不用说得太直白,乌克兰在特朗普和普京的大交易中,并不是核心部分。美国真正关心的,还是摸清俄罗斯的底线在哪里,顺带争取个停火作为成绩。至于泽连斯基的脸面和乌克兰的诉求,放在优先级上可能会靠后一些。

普京是否愿意和泽连斯基见面,可能答案大概率是不是。表面上他会说“整体上没有反对”,但是又说“实现会晤的条件还差得很远”。

这样的说法让美俄乌三方举行会晤几乎变得几乎不可能,前景显得非常渺茫。

虽然双方展现出表面的“体面”,但这种默契并不代表“普特会”的氛围会显得轻松愉快。实际上,双方都在暗中谋划,美方试图弄清俄方的底线在哪里,俄方也想摸清美国的真实立场。

泽连斯基正忙着打电话,欧洲则需要“联手取暖”。

在美俄相互试探的过程中,乌克兰和欧洲可没打算束手就擒,他们看到自己的利益可能会被出卖,泽连斯基怎么可能装作毫无动静?

泽连斯基跟特朗普打交道那么久,清楚“特朗普的美国”和“拜登的美国”完全不一样。特朗普如果想停火,是出于政治考虑,是交易的想法,根本不在意乌克兰会因此失掉更多领土。

泽连斯基一直认为,停火协议对俄罗斯来说随时可以撕毁,现在达成的停火没有长久的保证,他真正需要的是实质性的军事援助,加入北约和欧盟,成为欧洲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而不是被“按着头”逼着签下城下之盟。

在特朗普不太可靠的情况下,欧洲变成了泽连斯基的关键依靠,他不断与欧洲的国家联系,强调“欧洲的立场非常重要”,“和平的希望在欧洲”,这实际上是在把欧洲牵扯到乌克兰的局势中,试图让欧洲成为乌克兰安全的保障和长期的支撑。

对于欧洲来说,乌克兰的存在还挺重要的,如果俄罗斯真的实现了他们的目标,下一个要应对压力的很可能就是欧洲国家了。

泽连斯基现在非常明白,所谓的谈判其实都是做做样子,他必须和欧洲达成实质性的共识,组建一个联合阵线。这是他躲避被美俄联手牺牲的唯一途径。欧洲的态度,将影响乌克兰在未来“普特交易”中还能有多少讨价还价的空间。

尽管泽连斯基的打算在某种程度上看是有道理,但欧洲国家未必真能承担这份责任。特朗普一出关税大棒,欧洲就变得难以应对,无论是在军事方面还是外交层面,他们的作用也就相对有限。

“普特会”恐难取得实质性进展,接下来还得继续动手打一场。

根据目前的情况看,这次“普特会”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,最乐观的结果大概也就是达成一个折中的方案,比如像“空中停火”这样的措施,对俄方来说影响不大。

之所以这样认为,是因为俄乌在停火条件上的分歧很难达成一致,比如乌东的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、扎波罗热、赫尔松这四个州的归属问题,根本无法达成共识。

普京的底线在哪?至少得保证俄军目前实际控制的哪些区域安全,这可是他发动这场战争的关键目标之一。至于泽连斯基,要是他承认割让这些土地,政府可能马上就会垮台。

俄方这边的优势还是挺明显的,占据有利位置意味着他们手里掌握主动权,可以继续坚持,不急于结束,趁机在战场上争取更多的利益。

只要特朗普和普京达成的方案设计领土让步,泽连斯基绝对不会接受,也不敢接受,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欧洲能挺身而出,顶住美俄的压力,继续支持乌克兰坚持战斗。

这次会谈最可能的结果并不是签署一份历史性的和平协议,而只是象征性的改善美俄关系,达成一些非常有限、技术层面的临时协议,甚至可能只是一个非常脆弱、局部的“停火”,很容易就会被打破。

整体来看,停火更像是美俄间会面的一种借口,未必能成为真正的谈判成果。由于特朗普的多变性,俄乌双方都得“给他留点面子”,但只要根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,“和平”就只是空话,难以落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