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京通报会晤详情,乌克兰缺席却启动和平进程


2025年8月15日,阿拉斯加安克雷奇,美俄元首时隔四年再度会晤。普京与特朗普在F-22战机旁握手,随后进行了近2小时40分钟的闭门会谈。此次会晤虽未立即达成停火协议,但双方对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同意愿,揭示了国际社会需重新审视并构建多维度解决方案的紧迫性。这不仅关乎停火止战,更在于如何通过经济、人道和政治多管齐下,为乌克兰乃至区域稳定铺设持久和平之路。

此次普特会意义深远,它标志着俄美关系在冷战后最低点后的首次高层面对面对话,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提供了潜在契机。然而,乌克兰和欧洲方面未获邀请,引发了泽连斯基“和平之路必须与乌克兰共同确定”的担忧。这凸显了和平进程的复杂性:关键利益攸关方被排除在外,谈判基础的包容性不足。

乌克兰危机的解决,超越单一军事路径。普京与特朗普的积极表态,即便停火未立即实现,也开启了通过政治对话、经济援助、人道主义干预等多维手段解决问题的可能性。军事冲突仍在持续,如普特会前乌军对俄指挥所的袭击,表明战场局势复杂。但对话的重启,为冲突降级提供了希望,国际社会应抓住此契机推动更广泛参与。

解决危机需触及根本。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崔洪建指出,此次会晤未获“像样成果”,因双方对乌克兰危机根源看法仍有分歧。持久和平需重新定义乌克兰安全保障,并考量俄罗斯的合理关切。单纯军事僵持无法奏效,应在尊重主权前提下,探索经济重建、人道援助及长期政治安排。欧洲和乌克兰必须被纳入未来谈判,确保协议具包容性与可持续性。

阿拉斯加的会晤,是乌克兰和平进程的重要节点,而非终点。真正的和平,要求国际社会超越分歧,构建更广泛共识。以经济发展为基础,以人道主义为考量,以政治对话为手段,共同铺设一条通往基辅的持久和平之路。和平不会从天而降,它需要所有相关方的共同塑造和坚定维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