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汇收支创新高:7.6万亿美元背后的人民币崛起与外资动向
一、跨境收支7.6万亿美元:规模与结构解析
2025年上半年,我国跨境收支总额达7.6万亿美元,同比增长10%,创历史同期新高。其中:
货物贸易顺差贡献核心动力,达2884亿美元(国际收支口径),同比增长1%,反映外贸韧性。资本项目双向流动活跃,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基金101亿美元,同时境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稳步增长。
历史对比:2024年同期跨境收支约6.88万亿美元,2025年增长主要受益于大宗商品贸易回暖及金融市场开放深化(图1)。
二、人民币占比53%:国际化里程碑
1. 从48%到53%的跨越
政策驱动:央行优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,2024年推出“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”试点,企业跨境人民币汇款办理时间压缩至5分钟内。市场选择: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突破,上海原油期货交易量占全球12%,铁矿石人民币结算比例达18%。
2. 与主要货币对比
三、外资增持101亿美元:行业偏好与市场影响
1. 资金流向拆解
能源板块:占比35%,如贝莱德重仓中国海洋石油(H股),富达增持陕西煤业。金融板块:占比25%,银行股获偏好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获北向资金净买入超30亿元。医药与科技:分别占20%,创新药及AI算力标的受关注(图3)。
2. 市场影响
流动性注入:101亿美元增持带动A股成交额日均增加80亿元,能源板块指数上涨7%。估值修复:外资重仓股平均市盈率从9倍修复至11倍,但仍低于历史均值。
四、未来展望:机遇与风险并存
1. 积极因素
政策红利: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围,2025年目标交易额突破2万亿元。储备货币地位提升: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升至2.88%,80+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储备。
2. 潜在风险
外部环境:美联储若延缓降息,可能引发外资阶段性流出。地缘政治:中美摩擦或影响高科技领域外资流入。
五、给投资者的建议
关注人民币资产:高股息能源股(如中国神华)、高流动性金融债具备配置价值。警惕短期波动:外资重仓股需跟踪美联储政策动向,设置10%止损线。长期布局:人民币国际化长期趋势明确,可逢低配置跨境ETF(如华夏恒生科技ETF)。
数据来源:国家外汇管理局2025年二季度报告、央行跨境人民币业务报告风险提示:跨境资金流动存在不确定性,投资需谨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