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湖州做企业,这3个贷款误区可能耽误你
最近接触了几位湖州的制造企业主,聊到贷款时,他们总说:“我们这种小厂,没抵押肯定贷不到”“有抵押就能批百万吧?”
其实企业贷款远没那么绝对。作为熟悉本地政策的从业者,今天想聊聊湖州企业主常踩的3个误区,帮你避开坑。
误区一:“没抵押=没希望”
很多湖州银行其实有“信用类企业贷”——比如凭借纳税额(年纳税5万以上可贷纳税额3-5倍)、开票额(年开票100万以上可贷10-20%),甚至水电缴费记录。我认识的一位织里童装厂老板,没抵押但年纳税12万,通过“税务贷”拿到了80万,年利率4.2%。
误区二:“抵押就能批大额”
抵押贷的额度确实和抵押物价值相关,但银行还会看企业经营状况。比如你有厂房抵押(评估1000万),但如果近两年利润持续下滑,银行可能只批500万。湖州某农商行甚至要求“抵押+流水”双审核——流水需覆盖月供2倍以上,这点要注意。
误区三:“只认大银行,忽略本地行”
湖州的城商行、农商行往往更懂本地企业。比如南浔某银行针对“木业加工”行业推出专项贷,利率比国有行低0.3%,审批速度还快3天。建议多跑几家本地银行,说不定能找到更适合的方案。
企业贷款的核心是“证明还款能力”。在湖州,无论是信用贷还是抵押贷,提前整理好近2年的财报、流水、纳税记录,主动和客户经理沟通经营规划,比“硬凑材料”更有用。毕竟,银行要的是“能还钱”的企业,不是“只会借钱”的企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