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昌、上饶、九江要被一条高速“串起来”,2030年通车


“从鄱阳到南昌,明明直线距离不远,开车却要绕两个半小时,节假日堵在路上能让人急得跳脚。”家住上饶鄱阳县的周师傅跑运输十几年,每次送货去南昌都得提前规划路线,生怕赶上拥堵。不过这个烦恼很快就要解决了——连接南昌、上饶、九江三地的鄱南高速,已经进入前期准备阶段,预计2026年开工,2030年就能通车。

这条高速为啥非建不可?绕路的日子太煎熬

打开地图就能发现,鄱阳、都昌这两个江西人口大县,像两颗明珠嵌在鄱阳湖东岸,但交通却一直是“老大难”。周师傅给记者算了笔账:“现在去南昌,得先沿着236国道开到景德镇,再转杭长高速,然后绕福银高速才能到,全程近200公里。其实直线距离也就100多公里,光绕路就多走50公里,油钱和时间都耗不起。”

更让沿线居民头疼的是节假日的拥堵。都昌县的李大姐在南昌做服装生意,每周都要回家看老人,“去年国庆想赶回去吃午饭,早上7点就出发,结果在高速入口堵了1个小时,到南昌都下午2点了,老人炖的排骨汤都凉透了。”她手机里存着一张去年春节的导航截图,红色的拥堵路段像一条蚯蚓,从都昌县城一直蜿蜒到南昌新建区。

这样的困境不是个例。数据显示,鄱阳和都昌两地常住人口加起来超过200万,每年往返南昌的人次超过800万。但目前连接三地的主要通道只有236国道和几条绕行高速,其中236国道部分路段还是双向两车道,遇上货车错车就得减速;而绕行的高速路段,日均车流量早已突破设计上限,尤其是节假日,杭长高速景德镇段的通行速度经常低于40公里/小时。

“交通不畅直接影响发展。”鄱阳县招商局的工作人员深有体会,“之前有个浙江的农业项目想来考察,听说从南昌过来要两个多小时,直接就说‘路太远,再考虑考虑’。我们有优质的大米、水产,却因为运不出去,收购价总比交通方便的地方低一截。”

104公里高速藏着啥巧思?不只是“走直线”那么简单

鄱南高速的规划,简直像为解决这些问题量身定做的。它从上饶鄱阳石门出发,顺接已经建成的东至至鄱阳高速,向西经过九江都昌县,再穿过永修县,最后在南昌新建区的象山落脚,全长104.2公里,设计成双向四车道,时速100公里。

“别小看这104公里,每一段都经过精打细算。”参与前期调研的工程师王工解释,“比如从鄱阳到都昌段,特意避开了鄱阳湖保护区的核心区,沿着湖岸线边缘走,既保护了生态,又能让司机看到湖景。而进入南昌新建区后,路线会和昌九高速形成互通,方便车辆快速进入南昌城区。”

最让人期待的是通行效率的提升。王工拿着规划图比划:“以前鄱阳到南昌得绕190公里,走鄱南高速只要140公里左右,缩短了50公里。按100公里的时速算,加上不用再等国道的红绿灯,全程能控制在1.5小时以内,比现在快1个多小时。”

高速沿线还会设7处互通立交,其中鄱阳南、都昌东、永修南这3个互通直接连接县城主干道,“以前都昌人上高速得走20公里,以后从县城出发10分钟就能上去。”王工补充道,这些互通还预留了连接乡村公路的接口,方便沿线乡镇的农产品直接运上高速。

30年通车有啥讲究?赶在发展的关键节点上

“为啥要等到2030年才通车?现在开工不行吗?”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。其实这背后有严谨的时间规划——项目预计2026年开工,建设周期4年,正好赶上江西“十五五”规划的收官阶段。

江西省交通厅的工作人员解释:“这样的大型工程需要一步步来,前期要做地质勘察、生态评估,光环评报告就得改十几版。2026年开工,能衔接上国家对中西部交通建设的支持政策,审批和资金都更有保障。”

更重要的是,2030年是江西实现“交通强省”目标的关键节点。按照规划,到那时南昌要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,而鄱南高速正好能把南昌的辐射力延伸到鄱阳湖东岸。“就像给南昌装了个‘东向触角’,以后上饶、九江的资源能更快流到南昌,南昌的产业也能更方便地转移到沿线县城。”江西师范大学的地理专家分析道。

对于普通百姓来说,2030年通车意味着生活节奏将被重新定义。“到时候我每周都能回南昌看孙子了!”都昌县的退休教师张大爷笑着说,他已经算好了时间,“早上8点出发,9点半就能到孙子家,陪他吃完午饭,下午还能赶回来跳广场舞。”

不只是方便出行,这条高速能带动一串产业

鄱南高速的意义,远不止“少绕路”这么简单。在鄱阳做水产养殖的老吴,已经开始盘算未来的生意:“我们的大闸蟹品质不比阳澄湖的差,但以前运到上海得先绕道南昌,再走沪昆高速,全程要12小时,活鲜损耗率超过10%。高速通了之后,从鄱阳上高速,直接连东兴至鄱阳高速去长三角,能省3小时,损耗率能降到5%以下,光这一项每年就能多赚20万。”

都昌县的旅游资源也将迎来机遇。“我们有老爷庙、南山寺这些景点,还有鄱阳湖的观鸟点,但以前游客觉得交通不方便,来了一次就不想再来。”都昌县文旅局的工作人员介绍,他们已经在规划高速出口到景区的旅游专线,“以后从南昌过来1.5小时,上海、杭州过来也只要5小时,周末游、自驾游肯定会火起来。”

这条高速还会成为长三角进入江西的“新通道”。目前从浙江、上海到南昌,大多走沪昆高速,这条线常年拥堵。鄱南高速通车后,车流可以通过东兴至鄱阳高速分流,“相当于给长三角和南昌之间加了条‘备用车道’,物流成本能降低15%左右。”从事货运调度的刘经理说,他已经在测算新路线的成本,“以后从杭州发南昌的货,走鄱南高速能省200块运费,一年下来就是几十万。”

隔壁城市都在盼,这条高速能串起“铁三角”

“苏州有绕城高速扩容,我们江西也得有自己的交通大手笔!”在南昌工作的九江人小陈,看到江苏的交通建设新闻时总有些羡慕,“现在南昌、上饶、九江这三个江西的‘经济铁三角’,就缺一条直达高速,不然三地的合作早更紧密了。”

小陈的感受道出了很多人的期待。数据显示,南昌、上饶、九江的GDP加起来占江西全省的近一半,但三地之间的交通效率却跟不上经济联系的需求。“我在南昌的公司和九江的工厂有业务往来,每周都要跑一趟,现在走昌九高速得2小时,以后如果能通过鄱南高速转道,说不定能省40分钟。”做建材生意的吴老板说。

对于整个江西来说,鄱南高速是“环鄱阳湖交通圈”的重要一环。它会和已经建成的杭瑞高速、济广高速、沪昆高速连在一起,形成一张覆盖鄱阳湖周边的高速网。“就像给鄱阳湖系了条‘金腰带’,以后不管从东边的上饶、西边的九江,还是南边的南昌,去湖边任何一个地方都方便了。”江西省交通厅的工作人员这样形容。

目前,鄱南高速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审查正在推进中,沿线的居民经常会看到戴着安全帽的勘测人员。“那天有工程师来村里测量,我问他们高速什么时候能通,他们说2030年肯定能走车。”张大爷特意在日历上做了标记,“还有5年,我得好好锻炼身体,到时候骑着电动车去高速入口看看,说不定能第一个上高速呢!”

这条104公里的高速,承载的不仅是更快的车速,更是沿线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。2030年通车那天,当第一辆车驶上崭新的路面,鄱阳湖东岸的发展故事,或许会翻开全新的一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