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加索硝烟四起,“第二个乌克兰”阴影笼罩?


听说点赞关注的人,运气都不会太差哦!想要财运亨通,就从关注我开始吧!祝您日进斗金,财源广进!

一纸协定30国志愿联盟”,乌克兰的安全画饼能否成真?

近日俄军无人机精准打击阿塞拜疆石油公司油库的行动,无疑给乌克兰的能源补给线带来了沉重打击。俄罗斯此举,不仅旨在切断乌克兰的能源供给,更是在向阿塞拜疆发出明确警告:援助乌克兰将面临能源命脉被掐断的风险。乌克兰与阿塞拜疆对此的谴责,并未改变俄罗斯清晰的逻辑。

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高调介入南高加索地区事务。他不仅会晤了阿塞拜疆总统和亚美尼亚总理,促成了两国长达30年的宿怨的化解,更重要的是,美国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关键过境走廊的99年运营权。特朗普将这条战略要道命名为“国际和平与繁荣之路”,这一举措在某些观察家看来,既有“名利双收”之嫌,也带有“立牌坊”的意味。然而,对于俄罗斯而言,这无疑是在其“后院”进行的“挖墙脚”行为。

一边是俄罗斯通过军事行动炸毁油库,另一边则是美国运用外交手段和利益诱惑拉拢盟友。南高加索地区因此瞬间升温,成为大国地缘政治角力的新焦点。

在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正积极谋划新的安全保障体系,声称未来几天内将敲定一项由30个国家组成的“志愿联盟”计划,以不同形式保障乌克兰的安全。这些援助可能包括派遣部队、提供防空支援,甚至在乌克兰境内部署战机。然而,令人质疑的是,真有30个国家敢于派遣部队进入基辅吗?

美国副总统的表态似乎更像是在“划清界限”,明确表示美国不会承担主要责任,欧洲国家应承担起主导作用。美国更倾向于扮演“指挥官”的角色,而非“出头鸟”。而欧洲一些国家虽然有意派兵,但这无疑会将北约直接卷入与俄罗斯的正面冲突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已对此发出严厉警告,称此举是“死胡同”,并强调俄罗斯绝不会允许任何以“维和部队”为幌子的外国军队进入乌克兰。

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曾明确表示,乌克兰必须保持中立,禁止西方军队进驻,更不能加入北约,否则谈判将无从谈起。泽连斯基当前对安全保障的呼吁,与其说是在寻求实际的安全支撑,不如说是在给自己壮胆。一旦外国部队踏入乌克兰,俄罗斯很可能将其视为敌对行动,直接升级冲突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
更值得玩味的是在乌克兰寻求西方安全保障的名单中,唯独将中国排除在外。泽连斯基给出的理由是中国参与会“倾向”莫斯科,但深层原因或许更简单:泽连斯基根本不敢,也不愿意让中国参与。

中国一贯秉持推动和谈、客观公正、不选边的立场。对乌克兰而言,这种“不选边”的态度,显然无法满足其对“安全保障”的期待。泽连斯基似乎更青睐美国和欧洲的军事承诺,而对于中国这样能够真正劝和促谈的大国力量,他似乎并未真心接纳。

回顾2022年的伊斯坦布尔初步谈判,中国曾被列为安全保障方之一,俄罗斯也曾对此表示支持,希望中国和欧洲共同保障乌克兰安全。然而,如今的乌克兰政府却选择性地忽视了这一点,只信任美欧。这不仅是其政治选择,更是战略上的误判。

美国承诺的仅是防空支援,欧洲国家内部意见不一,争吵不休。即使泽连斯基最终获得了所谓的“30国联盟”的安全承诺,也可能只是纸上谈兵。真正能为乌克兰带来稳定与缓冲的,恰恰是像中国这样的中立力量。然而,泽连斯基的主动排除中国,无异于放弃了一个重要的平衡支点。

从乌克兰到高加索欧洲的安全局势远比表面看到的更为复杂。“第二个乌克兰”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真实存在的隐忧。30国派兵也好,排除中国也罢,这些举动只会加剧地区紧张。如果没有真正中立力量的介入,欧亚大陆恐怕将深陷冲突的泥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