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档最魔幻9天:贾玲减肥刷屏时,张艺谋用“正当防卫”悄悄翻盘了
2024年春节电影市场的热闹景象堪称空前。
与此前《流浪地球2》《唐人街探案3》《长津湖》等大成本制作不同的是,今年春节档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片,却奇迹般地斩获80亿票房,刷新了历史纪录。
更引人注目的是,多部影片在上映前后风波不断,台前幕后的各类事件层出不穷。贾玲“减重百斤”的宣传被网友质疑“过度营销盖过影片本身”;韩寒则走向另一个极端,采取零宣传策略,全程低调避世;宁浩与刘德华时隔二十年的合作续篇,却双双遭遇职业生涯票房低谷;《八戒》片方公开在线请求增加排片并哭穷;张艺谋新片路演期间突发状况引发争议;薛之谦为影片宣传时又曝出盗摄事件……种种八卦新闻让人在走进影院前就已应接不暇。
而春节当日八部影片同步上映的盛况更是将热闹推向高潮,开画后票房差距迅速拉大,“旱涝不均”的现象极为显著。
随后,《红毯先生》《我们一起摇太阳》《八戒》《黄貔》因票房表现不佳陆续撤档,创下单一档期撤档数量之最,春节档从最初的八部影片最终仅留存四部。在剩余的四部影片中,除动画电影《熊出没》外,三部真人电影均具备强烈的明星IP属性,分别出自贾玲、韩寒、张艺谋之手。
截至阴历正月十八,即便幼儿园已陆续开学,电影市场大盘也从单日十几亿的票房规模回落至不足亿元,标志着春节档正式落幕。在档期结束前观察票房排名,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除四部撤档影片外,留存影片的排名发生了显著逆转,呈现出贾玲作品热度下降、张艺谋影片逆袭、韩寒作品稳居前列的局面。
今日票房数据显示,《第二十条》票房2895万,占比36%;《飞驰人生2》票房2340万;《热辣滚烫》票房1600万,占比20%。但在春节首日的票房排名中,《热辣滚烫》凭借贾玲的国民好感度及“减重100斤”的强势宣传,开局表现强劲,仅在首日稍逊于韩寒的《飞驰人生2》,自次日起便持续占据票房榜首,短短九天累计票房28亿,一度被视为冲击40亿票房的热门影片。
反观张艺谋的《第二十条》,开局阶段表现疲软,在贾玲与韩寒作品的竞争夹缝中,票房成绩甚至不及《熊出没》。然而从正月初十开始,《第二十条》却逆势而上,逐步登上单日票房冠军宝座,韩寒作品稳居第二,贾玲的《热辣滚烫》则下滑至第三位,与《熊出没》票房相近。
那么,张艺谋的影片为何能够逆袭,贾玲的作品又为何热度消退呢?作为看过所有影片的观众,笔者认为这一现象源于影片营销与质量的综合作用。
一、《热辣滚烫》营销过度透支热度,后续乏力
《热辣滚烫》作为翻拍作品,从改编角度来看堪称范本。但其开局成功的核心因素,无疑是“贾玲减重100斤”这一极具冲击力的宣传噱头。
早在影片正式宣发前一个多月,网络上就流出贾玲减肥后的剧照,瞬间引发全民热议,她跳绳的照片刷屏各大平台。尽管这是一起盗摄资料外泄事件,片方迅速采取了信息封锁措施,但当时全网对“贾玲减肥”的高度关注,已然彰显了影片营销的初步成功。
进入正式宣发阶段后,片方确认贾玲减重100斤的事实,却对其具体形象保持神秘,持续释放相关物料,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好奇心。影片上映后,瘦版贾玲的形象亮相,引发全国轰动。这种营销攻势堪称空前成功,甚至连笔者老家从不关注电影的亲戚,在拜年时都会提及贾玲减肥一事,足见其破圈程度之广。
然而,过度强势的营销反而模糊了影片本身的焦点。大量观众因好奇贾玲的形象变化走进影院,却对影片内容缺乏深刻记忆,加之网络上的争议不断发酵,《热辣滚烫》被贴上了“贾玲减肥纪录片”的标签。
当观众对瘦版贾玲的新鲜感消退后,影片的吸引力随之锐减,原始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暴露无遗,票房排名逐步下滑至第三位。
二、《第二十条》聚焦现实议题,凭借口碑实现逆袭
《第二十条》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强大的演员阵容。影片集结了《狂飙》《漫长的季节》《三大队》等去年热门作品的主演阵容,搭配马丽、赵丽颖的国民度以及张艺谋的导演光环,奠定了坚实的票房基本盘,使其避免了《红毯先生》那般的惨败结局。
影片开局表现不佳,主要源于宣发策略的错位与题材属性的影响。相较于贾玲作品的励志主题和韩寒作品的喜剧风格,《第二十条》将镜头对准小县城的公平正义问题,尤其是赵丽颖饰演角色遭遇性侵的剧情,在春节阖家团圆的氛围中,这类严肃题材显然并非观众的首选。
但随着档期热度趋于平稳,影片的质量优势开始显现。尽管《第二十条》仅用两个月完成拍摄,张艺谋依然展现了“国师”水准。影片摒弃过度营销与炒作,不依赖刻意煽情的戏剧冲突,仅围绕“正当防卫”核心议题展开三条故事线。在叙事手法上,张艺谋以精湛的镜头语言、流畅的叙事节奏和凌厉的剪辑风格,将剧情中的现实议题包裹在喜剧外壳中,让观众既能轻松观看,又能引发思考。
虽然影片整体称不上“经典佳作”,但绝对是一部合格的现实主义作品。当观众在春节档的喧嚣中逐渐疲惫时,这类兼具思想深度与观赏价值的作品便成为了缓解审美疲劳的选择。
至于韩寒的《飞驰人生2》能够稳居票房亚军,则在情理之中。
一方面,喜剧类型始终是春节档的刚性需求。相较于贾玲作品的营销驱动与张艺谋作品的现实沉重,《飞驰人生2》的喜剧元素更为纯粹,仅“含腾量100%”这一点就足以吸引喜剧爱好者购票。另一方面,韩寒在经历《四海》的票房滑铁卢后,回归擅长的赛车题材,甚至删除所有女性角色,打造纯男性视角的故事。这种回归舒适区的创作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,《飞驰人生2》开分8.2,成为春节档口碑最高的影片,良好的口碑与充足的喜剧元素共同保障了影片的票房表现。
结语
2024年春节档已然落幕,回顾这一档期,《热辣滚烫》的成功固然离不开营销助力,但更应看到贾玲为此付出的努力与勇气。在凭借《你好,李焕英》成为中国票房第一女导演后,贾玲本可凭借综艺咖身份轻松获取高曝光与丰厚收入,却选择闭关一年,拒绝所有商务合作,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完成百斤减重,并交出一部质量不俗的电影作品。
与某些演员频繁客串捞金、部分导演简单翻拍圈钱的做法不同,贾玲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却对电影更为尊重的道路。减重百斤颠覆固有形象、改编高分经典作品,每一步都充满风险,一旦失败不仅一年努力付诸东流,更可能消耗《李焕英》积累的口碑红利。但她最终成功了,这份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与对电影的敬畏之心,让她无愧于“值得尊重的电影工作者”这一评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