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皇靠装死留神坛,美国讽刺连环画,日本遮羞打圆场
有些人天生面善,有些人天生命苦,还有那么一种人,天生一副贼眉鼠眼,却能混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好差事。这种人到了极致,就是战犯中的战犯——还能名正言顺地戴皇冠,被敬称一声“天皇”。这要换到别的地方,大概率会被街头的八卦老太太指着鼻子数落八百遍。但在某些地方,贼眉鼠眼就是气质,戴顶破帽子都自带皇家范儿。历史真是个好东西,能把臭鱼烂虾腌成风干火腿,再高挂到人类文明的厨房当摆设。
现代人都讲究“可持续发展”,但有的人专可持续“装死”。提到二战,人们都恨不得把希特勒像老鼠药一样扫地出门,德国做的“自我审判”教科书式地流传到全世界,生怕漏了半句忏悔。可日本呢?主犯没被挂路灯,反而还被供着,光明正大的当吉祥物。你说纳粹老顽固们看到裕仁的“完美落地”,棺材板都要被气松动了。这世界荒诞得像小品台词:有些人拼命洗白自己,有些人直接打着灯笼做人。
感情历史就是场“综艺大秀”,什么猛人都能上台走个秀。只不过有的角色最后走花路,有的直接穿地道钻土里,这差别大得和红烧肉和素炒青菜比热量。谈二战,不提岛国的那个“天皇”,差不多等于评三国只夸刘备仁德,偏不提他“哭鼻子”和“卖草鞋”的黑历史。裕仁生前到底干了啥?只要中国地图上还剩一口气,几千万冤魂至今都没让你忘记。
后来,西方人看得也挺明白。美国人在二战刚结束那几年,哪管你东洋皇帝腰板多直,直接甩出一张老鼠形象的漫画,把裕仁画得贼头鼠脑,比当地街头巷尾的偷鱼鬼都滑头。要真论形象代言人,那会儿的美国记者说他像老鼠,我觉得那都给面子了。除了那鼻子还没进化出胡须,其他部件都对得上号。连当年的漫画作者下笔都没含糊,估计画着画着手都笑抖了。这种讽刺,远比站在讲台上声泪俱下地数罪状更解气。
可是人家岛国内部装聋作哑,明明历史全部裸奔摆在外头,但凡提到皇族——马上避重就轻,遮遮掩掩。不是说要反思吗?嘴上一句句“反省”,手却往老鼠洞里捂。他们对那几张欧美讽刺画的态度,通俗讲就是:打死不提,快进到下一个年代。甚至只要中国开个纪念活动,他们立刻坐不住了,要不是官方抗议就是媒体发癫,比北方大老爷们冬天没烟抽还难受。
而我们这里,每年纪念抗战,看一次怒一次,痛斥一次,但该被供上神坛的还是供着,网络投稿还得忌讳一个称呼,真怕一不小心把自己气着。至于日本那边,倒是一口气到尾,一心洗地,捧“皇”成仙。每次中国网友用那副老鼠天皇的漫画“还回去”,人家立马气急败坏,仿佛全身灵魂都被踩了尾巴。但说实话,最早给裕仁画胡须作耳朵的,还不是中国人,是美国人。损人不带脏字,甩你两巴掌,最后还让你不知道自己为啥脸疼,这才叫历史幽默。
不得不说,美国人甩锅的本领,比寿司厨子切鱼还利索。人家一边在日本社会挂出天皇画像当吉祥物,一边内部翻翻花样发漫画,把岛国领导人编成人畜不分的怪物。热闹都是美国人的,我们顶多是看乐子,还得在“怎么称呼都行,就是别叫天皇”这件事上和自己较劲。其实他们也是为了一个“稳定东亚”,生怕自家大本营刚化好妆结果场子又乱了。在他们的算盘里,历史责任和社会安定比起来,甘当和事佬和甩锅侠才是真的正道。
天皇免死金牌是怎么打下来的?说穿了,无非是美苏拉锯加上日本国内抱团,谁都舍不得砸了皇族这块“遮羞布”。美国佬盘算盘:杀了一个天皇,十万难民对新秩序不感冒;留着一个天皇,皇民大伙抬头挺胸继续养路。其实也是怕东亚得流感,自己海外的小金库就着火。历史就这样扭歪成艺术体操,什么道理都得拧成S形。中国倒台一天不算过去,日本那关皇牌就死活撤不掉,哪怕牌局上都剩仨打工仔了,照样握在手心里。
说出来让人想笑又想哭,这世界有的人砍头瓜熟蒂落,有的人割脖子还得请礼仪公司打灯光。希特勒要是在天上云端看到裕仁的下场,大概能气出个小肚腩。人家德国前前后后挖了八辈祖坟反思忏悔,日本倒好,“反省”写进了教科书,天皇却安保到极致。悄咪咪洗地,风生水起,历史的尴尬就这样被霸王硬上弓扮成了“国民偶像”。
有趣的是,凡是历史留下的坑,都有人勤快地往里填土。即使是在今天,天皇这顶帽子还是没人敢揭。提起天皇,你在中国的言论空间说半句不敬,仿佛是插队买豆腐横冲直撞,全世界都要比你先闹腾一番。真想开门见山讲一句:这天皇不是扛鼎历史,是扛雷袋鼠。一个统帅三千万冤魂的过街老鼠,非要供成“和平象征”,你说这到底谁恶搞谁?民众久病成医,反倒养出一批死忠粉,说起“天皇”比喊老爸还亲热。
如果真讲历史正义,裕仁这位名字里带点寒酸气的主儿,早该跪在法庭上等着西装革履的审判官用正义的铁锤决定命数。可惜历史的法槌落下时,他稳坐神龛,只需象征性地脱一下帽子,新造型就能“洗白登场”。日本要证明自己人道,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反倒成了最难的选择。说到底,这地球人权的逻辑就是:能洗就洗,实在洗不动了,就把洗衣机砸坏。
咱说完日本,顺道掰掰手指头数一数:近代史上的反思谁能真做到底?一边是德国反思配合高科技,连童话都得加道歉;一边是日本反思拖拉机,想起就“嗡嗡”摆个姿势。你不服那就“换天皇再来一轮”,反正历史戏台永远有人领盒饭。值得玩味的是,天皇的“免死”剧本舞台布景,始终没换过——一边是美国人的冷嘲热讽;一边是岛国自己的含糊其辞;最无语的,还属被牵着鼻子骂人的周边国家,明明理直气壮,却每年都只能在国际日历上烧一顿纸钱,继续悼念过去的痛。
你要问为什么不直接清算?原因很简单,这世界归根结底都要讲个面子。中国讲气度,日本讲牌面,美国讲利益。三国杀还没玩够,天皇这张“过关斩将”卡迟早还得重复上桌。而我们这些小步快跑努力搬砖的“吃瓜群众”,在键盘上敲出几十万字义愤填膺,换来的常常是彼此取暖。真像那句老掉牙的俗话:正义不会缺席,只是迟到得像打车遇上堵车早高峰。
当然,说了这么多,也不图谁能一锤定音。历史这玩意儿,说清楚了没人信,说不明白全世界都来考据。你若拿“天皇”二字去和普通路人击掌,十有八九会碰上早已麻木的皮肉。大家都是自家锅里捞饭,谁管得住别人灶台上的腊肠。还是老话,“对历史负责是每个国家的底线”,这底线你擦得再亮,别人也可以脚底带泥照样踩一脚。
问题是:当下世界的荒诞早成了最稳妥的规则,该供的还在神龛上祈福,那些该咬牙怒目的控诉,慢慢也就只剩下朋友圈一闪而过的几个表情包。如果你真能在放下手机的刹那长叹一声,说明你还有点良心剩余值。否则,这世界的“天皇”们,迟早也会升级成不明生物,等着穿越到下一个停不下来的玩笑里。
最后,回头再问一句:天皇戴着老鼠皮,还能再混几年?答案很简单——只要我们还记得他长什么样,不管世界怎么擦屁股,他都有机会继续洗澡。正义这东西用来鼓掌就好,毕竟我们都已经习惯了,现实世界终归不是所有老鼠都能成为警察叔叔的。
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,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。如有内容争议,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