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略定力有多重要?看过248年美国大战略史,就懂美国心态


谁能想到,短短248年,美国从一个偏远殖民地一跃成为了全球老大,仅用了中国一个朝代的工夫!更惊人的是,这位世界“带头大哥”最近六七年大转弯,川普一届搞“退群”,拜登又拍桌子拉帮结盟。美国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它的大战略为何突然频繁变脸,跟历史上那个四平八稳、运筹帷幄、耐着性子搞平衡的美国判若两人?一个国家大方向怎么说变就变?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巧合,还是有深层玄机?读到最后,包你恍然大悟。

左看全球、右看中国,这事儿争议不小。有一种声音说,美国大战略的关键就是始终如一地推行“光荣孤立+平衡权力”:外面的事别瞎掺和,捞不到好处就不出手,一旦察觉有人想当老大,立马跳出来搅局,让大家分一锅粥,但绝不让谁吃独食。拜登顶着一脸正义说要“重拾盟友、民主阵营抱团”,特朗普则玩得风生水起、逢会必退,搞得世界一脸懵圈:说好的规则自己先乱了阵脚。两派支持者互相掐架:到底美国是“江湖老油条”玩套路,还是“变脸小能手”应对新局?悬念来啦,美国历史可不是这么折腾的,今天的极端转向,是不是很反常?

咱们倒带看看美国的成长之路,从乔治·华盛顿初代建国喊口号“不结盟、不掺和”,通过门罗主义做西半球的“地头蛇”,到后来搞西进扩张,击败弱邻后摇身变成“两洋大帝国”。这套路其实并不复杂——背靠英国“爹”,闷头发财,北美没人能打,自己玩自己的。等羽翼丰满,看准时机下场混欧洲局,让世界陷入火并,自己坐收渔利。一战、二战无一例外都是这样。普通老百姓怎么看?说白了就是小马过河:有些美国人觉得国运亨通,风光无限;有些却担心老本吃光了,再这么折腾真行吗?外头世界对美国既羡慕又抨击:你不是总说“爱和平”“为世界正义”?咋老是关键时刻下黑手?

历史的长河中,表面无波时水下暗流汹涌。冷战结束后,美国短暂享受了全球独大的“光辉岁月”,可2008年金融危机如同一记闷棍,砸碎了美国的幻梦。财政赤字蹭蹭往上冒,债务飙升,美联储开足“印钞机”。一边大谈全球化,一边又吃亏,贸易逆差年年高涨。有人说,这下美国该老实点了,经济基础都要被掏空,前景不妙。可是反对声音也大:美国底子厚,科技领域、金融领域,还是牛气冲天。只要美元金字招牌不倒,美式繁荣稳得很。大家都皮笑肉不笑,台面上还一副“风平浪静”的样子,骨子里谁都知道,一个巨大的危机正在暗处酝酿。

故事突然急转——特朗普意外登基,推出“美国优先”,四处退群,和传统盟友翻脸,全球化说变就变!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,美国已经把“孤立主义”玩到新高度。大家原本以为最怕输的就是美国,谁想到十几年高歌猛进,突然扔出一张“收缩”王牌,是真不玩了还是另有图谋?拜登一上台,又开始“团结民主”口号,四处拉拢,权力平衡回潮。到这会儿你明白前文埋下的伏笔:美国这套“变脸术”一直藏着杀手锏——无论是“退群”还是“抱团”,都只是维护自身全球地位的变招。谁要挑战大哥权威,必然被一脚掀翻棋盘。你说它善变,其实百年如一日地维护老大位子。

你还以为这一轮操作就能让美国再爽二百年?现实远没那么简单。美国表面上好像重塑规则、联盟更紧,其实问题一个比一个大。加息缩表制约国内经济,债务高筑让财政入不敷出。全球化阵营出现裂痕,昔日小弟不买账了。俄罗斯和欧盟貌合神离,中国技术突围,亚洲经济“逆袭”。美国喊着领导世界,真实处境大不如前。每一步看似“加固”地位,其实步步为营。外界看美国,铁板一块的假象崩塌了,大家各自为营,华盛顿高层里分歧也加深,这锅到底咋端下去?谁也说不准。

咱看美国这两百多年“大棋局”,有点像麻将桌上高手做牌,一会儿听一万,一会儿又胡二筒,输急了干脆掀桌子。有人夸美国老谋深算,但你说这叫智慧?明明是占尽地利人和财力的好运气,全靠风头正劲。现在局势一变就喊“规则要变”,说真的,这样的“大国风范”怕不是要被全世界笑话?有人说美国退群抱团是“变通”,其实就是畏手畏脚。又有人觉得这样的策略出神入化,搞权力平衡那套真行。可惜,过去能用的剧本,未来难不难说,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。天天唱双簧,不怕自己把自己绕晕?

看到这里,不禁要问,凭啥美国能把全世界当自家麻将桌,想请谁就请谁,不高兴就退群掀桌?有的说,美国聪明会变招,哪怕是涨债务、加息收割也能置之死地而后生。也有人担忧,老套路用得太顺溜,早晚出大纰漏。你认为美国这波频繁变脸、反复试探,到底是“变中求胜”,还是在给自己刨坑?你更赞同哪个观点?评论区见!